机械制图与CAD

作者: 时间:2021-01-22 点击数: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8130102  学时: 96学时  学分: 4.5

一、课程定位

1.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各专业课时有所变化,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衔接关系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动技术》等。

3.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在高职机电类专业群课程体系中,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处于前导位置。是一门涉及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与工程应用技术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方法在专业课程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养成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机械图纸是表达设计思想、指导生产和进行技术交流的技术性文件,因此,图样被誉为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及对专业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生产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可以正确、完整、清晰地理解与表达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信息。

本课程主要研究怎样将空间物体用平面图形表达出来,怎样根据平面图形将空间物体的形状想象出来。本课程从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入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形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群毕业生主要面向山东水利机电、装备制造等领域就业。通过对机电类专业群主要就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出,初级就业岗位:设备操作、安装、维护、产品检测等。发展岗位:技术管理、工艺设计和产品开发等。拓展岗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对于初级和拓展就业岗位,专业群毕业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基本能力为图样识读能力,读懂图样传递的全部加工与制造信息。对于发展岗位,图样绘制能力成为基本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国家标准,主要培养学生的零件测绘制图、机械图样识读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并为终生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坚持以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本课程依据机电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工学结合的设计理念,参照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业企业的真实产品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把专业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有机整合在一起。

立德树人,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于课堂教学,润物无声。

3.课程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融合

本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中高级制图员。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结果,将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融入到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教学标准。以行业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案例等为载体,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实现“课岗融合”“课证融合”。

4.课程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对接

本课程包含的国家标准主要有:

1GB/T17851-20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2GB/T18229-2000 CAD工程制图规则。

3GB/T14689-2008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

4GB4458.1-2002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5GB/T103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6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7GB/T4457[2].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8GB/T4458.6-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9GB/T4458[1].2-2003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10GB/T4458[1].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11GB/T1801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12GB/T4457.2-2003指引线和基准线的规定画法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机电类专业群学生获得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同时为《机械设计基础》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能够阅读机械产品零部件图样,绘制常见零件图,并能够完整地标注尺寸,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1.素质目标

1)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具有决策、规划能力。

3)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以及文明生产与安全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国家相关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正投影的原理、性质,以及正投影的作图方法。

3)掌握基本体的形状特点和三视图的画法。

4)掌握组合体的形状特点和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

5)理解轴测图的原理和作图方法。

6)掌握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表达方法,以及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表达方法。

7)掌握螺栓、螺母、垫圈等标准件的规定画法,以及齿轮等常用件的规定画法,掌握螺纹连接、键连接、齿轮连接件的画法。

8)掌握零件图的主要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知识。

9)掌握装配图的主要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和配合标注方法。

10)掌握AUTOCAD、中望CADCAXA电子图板等其中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及徒手绘图的实际技能和技巧。

2)具有绘制基本体,以及绘制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能力。

3)具有绘制和识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以及组合体尺寸标注能力。

4)具有绘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能力,以及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能力。

5)具有绘制螺纹及其连接件,以及齿轮、轴承、键连接的绘图能力。

6)具有根据零件图及技术要求,看懂零件材料及尺寸精度要求与形位公差精度要求的能力。

7)具有正确使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各类工具书及技术资料进行中等复杂零件图的能力。

8)具有绘制和识读简单装配图的能力,以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能力。

9)具有零部件图纸的测绘能力,常用制图标准和设计手册的应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技能。

10)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熟练运用AUTOCADCAXA电子图板等一种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4.思政目标

1)具备精益求精、专心细致、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2)具备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具备遵规守纪、遵纪守法的意识。

4)具备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基本体、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

2.教学设计

根据专业群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要求,确定如下主要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的组织以教学情境方式,其载体为与企业合作设计,创设10个学习项目,包含49个典型的任务。具体如下

1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设计

序号

项目名称

思政元素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总学时

1

学习项目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国工匠等

2

2

4

2

学习项目2投影基础

墨子考工记等

8

4

12

3

学习项目3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甩图板工程等

22

4

26

4

学习项目4组合体

团队的力量等

6

2

8

5

学习项目5轴测图

换个角度看问题等

4

2

6

6

学习项目6机件的表达方法

责任担当意识等

6

2

8

7

学习项目7标准件和常用件

螺丝钉精神等

6

2

8

8

学习项目8零件图

四六不通现象等

6

2

8

9

学习项目9装配图

图纸上面一条线工人师傅一身汗等

4

2

6

10

学习项目10 CAD绘图

描图员岗位的消失等

4

6

10

合计

68

28

96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法。

1.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头脑风暴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等各类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需要学生绘制实践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采用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模型、挂图、减速器部件、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2.实训环节中的教学方法或组织方式主要进行分组实验测绘、计算机绘图教学。

3.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演示、现场教学等。

4.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六、师资配置

本课程的师资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师德优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具备“双师素质”要求,能够胜任本课程的教学。师资配置基本要求如下。

1.具有机械类专业背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高级制图员以上职业技能资格,或具有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2.具备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以及具有一年以上CAD机械产品设计经验。

3.能独立完成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计算机绘图教学,具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

4.具有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或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的经验。

5.参与专业建设,参与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

6.具有一定的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掌握课程思政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7.新进教师应具有三年以上相关专业企业实践经历。

七、教学条件

本课程的教学已经具备校内CAD实训场、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精品课网络教学资源、校内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室、校外实训基地等,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

八、考核标准

1.理论成绩

1)平时成绩40%: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督促,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素养,使成绩评定公正合理,根据平时作业、考勤、课堂纪律及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2)考核成绩60%:理论考试从试题库随机抽取,根据卷面情况评定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2.实训成绩

采用“考核评价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帮助学生初步获得总结、反思及自我反馈的能力。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总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法,将学生学习态度、安全意识、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融入实训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学习反思、不断改善的良好习惯。

1)教师评价占60%:教师在授课和实训指导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打分。

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占40%。其中,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各占20%

九、课程资源

1.教材选取的原则

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的要求。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省级及国家级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或选取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自编教材。

2.推荐教材

1)《机械制图》.于田霞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10修订版。

2)《机械制图习题集》.于田霞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10修订版。

3)《AutoCAD基础教程》.张立文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7.051版。

4)《机械制图》.曾令宜 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16.071版。

5)《AutoCAD机械制图教程》.王技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013版。

3.参考教材

1)《机械制图》.金大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2007.012

2)机械制图(非机类).金大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2008.042

4.学术期刊

推荐相关学术期刊:

1)《中国机械工程》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3)《机械工程师》

4)《工程图学学报》

5)《机械设计与制造》

5.线上教学平台或网络教学资源

1)省级精品课程:http://jpkc.sdwrp.com/jixie/default.php

2)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http://www.sdjpzy.com/#/index

3)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web/sword/portal/channel

4)蓝墨云班课:https://www.mosoteach.cn/web/

5)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

6)先电教学平台:http://www.xdjxpt.com/

7)智慧树:https://www.zhihuishu.com/

8)腾讯课堂:https://ke.qq.com/

十、编制依据及其他说明

1.该课程标准依据《2020年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和201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主要合作企业与企业参与人员:

徐万东(高工,日照五征集团汽车技术中心)

宋裕民(高工,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院)

2.其他说明。完成本课程教学的最少学时数为75学时。本课程着重介绍图样的画法、尺寸注法及零件的技术要求在图上的标注方法。至于零件的工艺结构、极限与配合、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需在其他课程中介绍。作业要求原则上与教材配套的制图习题集中相关的习题选做。

修订日期:20200320

 

  • 附件【课程设计.zip】已下载
  • 附件【思政素材.zip】已下载
  • 附件【课件.zip】已下载
  • 附件【机械制图说课.mp4】已下载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