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 工作动态 > 正文

【理论研究】从“双创大赛”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4-17 】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双创”教育。高校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辅导员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双创大赛”为代表的赛事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双创大赛”的意义,指出了“双创大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应该以“双创大赛”为契机,将“辅”的角色定位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突出“导”的地位,推动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双创大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1 举办“双创大赛”的重要意义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由此,全国各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潮。

1.1 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通过“双创大赛”,遴选出一批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出一批执行力强、管理规范的创业团队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的新型企业,提升高校新时期创新创业水平。

1.2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双创大赛”的宣传发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有着高职特色的院校掀起创新创业的高潮,为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建设美好校园共同出谋划策。

1.3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积极探索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创新创业表现突出的团队,不断树立创新创业品牌,达到“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目的。

1.4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利用市场机制,吸纳包括银行、创业投资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有价值的科技产品的资金投入中去,为创新创业团队建立更多的融资、支持服务平台,保障成果市场化、商品化的顺利进行。

2 双创大赛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重要来源和途径,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师资力量短缺,尤其是创新创业导师匮乏。[1]不管是辅导员还是专任教师,往往都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创业经验和创新意识,不能借助学校的政策和平台更好地开展双创工作;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参加过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缺乏学习交流的机会,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要求,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很多老师没有亲自带学生参加过大赛,对“双创大赛”的比赛形式、评分细则不熟悉,也没有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真实的社会需要,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制作出缜密的商业计划书和精美的PPT。即便是指导学生做出了商业计划书,但是计划书缺乏商业性和创新性,在大赛中很容易被淘汰。

2.2 在校生对创新创业热情不高,认知与定位模糊

目前,在校生主要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来知晓和了解双创大赛,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会运用一些典型案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借助去年咱学校省赛金奖的项目——《行走阡陌 稻梦空间》,从项目的来源到项目的挖掘,从项目的调研到团队的组建,无一不在向学生传递着“敢闯会创”的新时代精神,渗透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和生源问题,双创教师很难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而系统的认知。一方面,理论知识的生硬和课程的模式化使学生的听课兴趣下降,专业课程与实践平台没有衔接,影响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不浓厚,热情不高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较低,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离自己很远,不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定位比较模糊。

2.3 毕业生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发挥不到位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有很多毕业生纷纷选择自主创业或者继承家族产业,并把自己创建的公司做大做强,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批人就业,帮助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他们凭借大学几年的知识积累和毕业几年的工作经历,逐渐打通社会关系,疏通人际脉络,拓宽自己的业务渠道,使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高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途径之一就是与毕业生联手,师生合作,共同发力。学校提供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帮助毕业生优化项目,开发产品,实现精准营销;毕业生借助双创大赛,把自己的产品品牌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公司利润,加快企业的成长步伐,完成新一轮融资,从而迈上新台阶。我们学校18年省赛的银奖案例,就是学校与毕业生联手打造的,19年省赛的金奖案例,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忽视毕业生这个群体。双创教师要多与毕业生联系,及早行动,发挥他们的优势和力量,尤其是有家族企业背景的学生,他们的产品技术壁垒更高,商业模式更新颖,更适合于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经过辅导和打磨,更容易冲出校赛和省赛。

2.4 项目的挖掘、辅导和打磨深度不够

各高校每年参加双创大赛的项目不在少数,以第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数据为例,参赛项目数量超过109万个,参赛院校4093所,参与学生超过457万人。但是这么多的参赛项目,最后却没有几个项目能获得国赛的金奖和银奖,很多高校都在备赛和参赛过程中被淘汰掉,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组织的深度和力度。能够参加国赛的项目在项目的挖掘方面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在项目的辅导和打磨阶段或多或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可能是方向和定位把握不准,也可能是工作方法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成为赛场上输掉对手的致命一击。还有很多没有冲出省赛的项目,往前追溯,肯定在校赛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在最初的策划开展阶段,仅限于专题讲座、座谈、专业课等手段,没有利用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宣传和引导,系列活动不多,组织力度不够,项目的挖掘只停留在表面,不深入不彻底,由于基础没打牢,根没扎深,导致在项目后期的辅导与打磨阶段,出现不可避免的漏洞和问题。所以高校应该通过开展围绕大赛的系列活动,实现项目的挖掘、辅导和打磨三个深度目标。

3 高职院校“双创”辅导员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双创人才的重任,而辅导员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在双创人才培养中辅导员要将“辅”的角色定位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突出“导”的地位,推动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3.1 辅导员是学生树立创新创业观念的引导者

辅导员承担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树立创新创业观念的引导者。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通过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与学生谈话或者班级教育中,传递创新创业观念,指引学生了解国家关于双创人才培养的政策,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带动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出彩,结合自身专业如何实现创业梦。

3.2 辅导员是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创造者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描述,其中提到辅导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3]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另一张名片。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创新创业文化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校园文化传承、学生专业特点、个性特征等方面精心设计、组织活动,结合专业学习特点大力建设校园精品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3.3 辅导员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督导者

辅导员最熟悉学生,自学生进入大学直至毕业,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能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比较熟悉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甚至对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也比较清楚。学生的创新水平如何,学生是否适合创业,辅导员有一定的判断力。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辅导员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可以给出恰当的建议,例如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统筹创业校友资源,帮助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过程中辅导员充当督导者的角色,见证督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4 辅导员是创新创业体系的支撑者

辅导员的职能优势得天独厚,与学生接触最广,跑行政部门最勤,向领导汇报工作最常,既可以对第一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反馈,又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来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并协助解决,能有序整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种资源。高职院校确立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地位,调动教务处、就业处、学生处、产学研办公室等多个部门联动,此时,辅导员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能在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也能密切配合创业学院形成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并对教学成果提供重要反馈,能有针对性地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有关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双创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4 高职院校辅导员服务“双创”人才培养工作

4.1 践行创新创业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辅导员服务双创人才培养,首先得实现引领创新创业思想。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熟悉创新创业政策,与时俱进,同时要汲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学、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营养,提升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水平,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领会自身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主动熟悉国内外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积极引领创新创业思想。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紧密接触辅导员,辅导员在班级教育中设计创新创业主题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思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4.2 加强创新创业主题学习

按照高职院校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公室的办法,各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以及学生组建创业工作室等创新性做法,辅导员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辅导员本身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给辅导员参加创新思维、创业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组织辅导员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主题教研活动。此外,鼓励辅导员多听学生关于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认真思考双创教育教学改革。辅导员应自觉朝着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方向打造自身素养,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走好专创融合的道路。

4.3 建立辅导员创业工作室

在掌握校友资源方面,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行政人员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来讲,每一届的毕业生都有成功创业的。因为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专业学习背景一致,校友成功创业的个案对于在校生来说,有较强的借鉴性。辅导员通过建立辅导员创业工作室,建立校友联络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走访创业学生,了解毕业生在创业路上如何克服困难,开拓创新,获得成功,及时梳理、研讨创业成功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哪些品格和精神。同时,通过联络校友,把校友“请回来”,组织校友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发挥朋辈的影响力,让在校学生与校友紧密接触,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对创业不会感到遥不可及,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辅导员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也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生动讲解创新精神与品格,了解清楚大学生创业准备,提炼出成功经验与做法,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4.4 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不能单纯依靠理论知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形成进而丰富起来的。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过程需要辅导员的精心指导、悉心栽培。学生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辅导员的个性化指导。创业中,创业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在大一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眼界。[4]大学二年级,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带领创业意向特别强烈的学生进入辅导员创业工作室开展创业体验活动。例如带领这部分学生走访企业,拜访校友,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与创业者深入接触,总结心得体会,思考创业项目意向。到了大学三年级,重点指导学生自己组队参与企业实习、组建创业工作室等。另外,开展三个年级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科技文化节活动,“创新、创意及创业”三创大赛,指导学生建立创业社团等。辅导员通过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品格。

同时,辅导员应该牢记双创导师的定位和使命,双创导师具有军师、建工和教练的三重定位,基于定位,衍生出了三重使命。第一,作为军师,我们要审时度势,看清方向。分析项目本身所处的大势,包括行业、市场和对手,选择合适的赛道和方向,帮助团队明确自身的定位、价值和壁垒等等;第二,作为监工,我们要做好过程监督和结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纠偏。检查交付的时候要以更高的标准,并最好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要求。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师生互相协同动起来;第三,作为教练,我们要让学生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多提炼,用“严刑拷打”的方式倒逼学生成长。尽可能具体地告诉学生我们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什么,不能言简意赅,要详细到PPT的撰写、路演文字稿的准备、LOGO的设计等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忘记鼓励和肯定,对团队要求信心和耐心,不能轻易地替代他们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发挥导师的定位和使命,推动整个大赛期间项目的辅导工作。

5 结语

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职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们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创新创业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郑少芳.“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N].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0):30-33.

[2]曾玲.从“双创大赛”谈高职院校赛教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17,08(24):188-189.

[3]柯凯红.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探析[J].高教学刊,2018(19):36-38.

[4]郑国环.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浙江S高校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6,05(01).

(文章发表于《山东水利职业教育》2020年第1期)